3月27日,記者從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了解到,日前發布的《寧夏生態環境執法裝備集約管理和資源共享實施細則》和《全區生態環境執法裝備資源共享清單(2025年)》,確定通過構建“集約管理+智慧共享”新模式,推動我區生態環境執法裝備從“獨立配置”向“全域聯動”升級,實現執法資源利用效率與執法監管效能“雙提升”。
按照要求,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將通過全區生態環境執法裝備管理信息平臺,將全區生態環境執法裝備納入統一管理,打破部門、區域界限,在全區范圍共享使用。按照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裝備標準化建設要求,該廳將嚴格規范裝備配置、采購管理、資源共享流程,定期對裝備資產進行登記清查,規范報廢與更新流程,推動裝備管理全生命周期規范化、科學化。
據了解,生態環境執法裝備資源共享清單主要包括單人基本裝備、單組執法裝備、現場取證裝備3個類別,涉及紅外熱成像氣體泄漏檢測儀、便攜式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儀、多參數氣體檢測儀、便攜式水質快速檢測儀、便攜式土壤重金屬檢測儀、無人機、管道機器人、探地雷達等25類共200余臺(套)高精尖設備。各級生態環境執法機構可根據執法任務需求,通過生態環境執法裝備共享管理平臺查詢所需裝備借用情況,全流程線上辦理裝備申請借用、調配管理、使用歸還等手續。(記者 李錦)